Skip to content

《毛泽东文选第三卷》

《毛泽东文选第三卷》重点体现了毛泽东对于领导者的要求、理论与实践关系、辩证思考的观点。

领导者的要求

毛泽东认为领导的前提是真正做了调查研究。他认为“没有调查,就没有发言权”。领导者只有对现实的情况有充分地了解才有担负指导工作的能力,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。 他在《农村调查》的序言和跋 中写道“现在我们很多同志,还保存着一种粗枝大叶、不求甚解的作风,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,却在那里担负指导工作,这是异常危险的现象。对于中国各个社会阶级的实际情况,没有真正具体的了解,真正好的领导是不会有的。”

事实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,1930年,李立三同志,在不了解中国革命的现状和特点的情况下,就主张大干革命,规定一系列“左倾”政策。这使得实行立三路线的地方的革命力量都受到了损失。后来的陈绍禹同志,更是夸大现实所不存在的事实,如:夸大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,夸大中国现阶段革命中反资产阶级斗争、反富农斗争和所谓“社会主义革命成分”的意义。进一步加深了左倾的思想。这些不合具体情况的领导,都使得党的事业受到了打击。

从他的言语中,我们能看到他对调查研究的重视,“没有满腔的热忱,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,没有求知的渴望,没有放下臭架子、甘当小学生的精神,是一定不能做,也一定做不好的。必须明白:群众是真正的英雄,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,不了解这一点,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”

从他的行动中,我们能看到他对调查研究的执着。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对于实际调查的追求,他在生产和经济方法有着全面的了解和调查,懂得如何组织农村的生产。根据农村的人力物力分散的情况,他提出生产和供给应该采取“统一领导,分散经营”的方针。为了提高农业劳动的生产率,他提出要劳动互助,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兴趣,他提出减租。而在组织上,他提出不但要组织农民生产,还要组织部队和机关一齐生产,从而达到自给自足的程度。这都是根据他的调查所得做出的合理调整。

细细观察我们如今的生活,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调查研究的重视是多么正确。一个家庭的家长若是不了解孩子的心思,便对孩子的志向、行为指手画脚,如何能够教导好孩子;一个学校的领导若是不了解学生的情况,不知晓学生的诉求和想法,而是囿于自己的偏见,想当然地去指导学校的工作,如何能够让学校的发展惠及每一位学生;一个地方、一个国家的领导者,如果不了解广大人们群众的真实生活情况,不了解他们的思想如何,只是一味地在大方面进行规划,画大饼,而对实际执行全然不关心,又怎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呢?想要进行领导工作,就必须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,了解实际的情况,而非臆测的情况。

理论与实践的关系

毛泽东始终强调理论要与实践结合,只有将理论应用的具体实践上,才算真正的理论学习。

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,他这样说:“我们党校的同志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成死的教条。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,要能够精通它、应用它,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。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,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,那就要收到称赞,就算有了几分成绩”。他认为学习理论的目的,全在于应用,更加重要的是结合具体情况的应用。对此,毛泽东一直强调要研究中国问题。

例如:他认为在学校的教育中,教哲学的要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,教经济学的要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,教政治学的要引导学生去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,教军事学的要引导学生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和战术。只有引导学生关注到与他们自身息息相关的具体实践中去,才能激发起学生们对理论的兴趣和重视。 理论水准的提高不能从理论学习中来。只有在研究具体问题的过程中,一个人才真正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理论家. 背诵本身从来不会提高一个人的理论水平,只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时,一个人的理论水平才得到提升。因为理论的条条框框,在生活中是不常遇到的,而类似的实际情况却在生活中频繁出现。能用理论解决一个问题,便能举一反三,解决类似的问题。这样的人才能够被称之为有理论水平的人。

辩证思考

毛泽东的多篇文章都体现出这样一个观点:任何事物都不是非黑即白的,不能一刀切,要根据时局的变化,做出辩证的思考。

例如,在抗战时期,毛泽东认为,党的策略路线,在过去是反对地主和反革命的资产阶级,而在抗战时期则是联合一切不反对抗日的地主和资产阶级。团结和反对的对象,要根据战争的时局来确定。人是多面的,在同一阶级下的人也有不同的派别态度,要去除标签化的思想,辩证看待。

在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上,他这样辩证看待:“在这个时期内一部分共产党员被资产阶级所腐化,在党员中发生资本主义地思想,是可能地,我们必须和这种党内地腐化思想作斗争;但是不要把反对党内资本主义思想的斗争,错误地移到社会经济方面,去反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。我们必须明确地分清这种界限。”

联系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生的种种变化,我们可以深刻地理解到他的正确性。改革开放,引入市场的作用,使得中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地发展,这是资本主义在经济方面的作用。但同时随着市场的引入,处在市场作用下的人们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资本主义思想地腐蚀,这是因为市场本身带有资本主义的性质。对于这些资本主义腐化的思想,我们要作坚决地反对和斗争。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承认资本主义在经济方面的有益成分,这样才能做到辩证地看问题。

在文艺方面,他的思想也体现出辩证性。对于一个文艺作品,它的艺术性和政治性并不是对立的,实现文艺性,并不意味着要舍弃政治性,突出政治性也不意味着无法兼顾艺术性。毛泽东对文艺的要求是“政治和艺术的统一,内容和形式的统一”。在政治观点上错误的艺术品,显然是要遭到反对的。但缺乏艺术性的作品,无论其在政治上多么正确,都是没有力量的作品,都是“标语口号式”的产品。文艺作品只有做到艺术性和政治性的辩证统一,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。